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文明的璀璨瑰宝,承载着民族的历史记忆与文化基因。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,增强学生对非遗的认知与热爱,以高中美术课程《保护传统手工艺——守护优秀文化遗产》为依托,我校特举办“薪火启新程・非遗耀校园” 美术作品展。
此次展览涵盖绘画、手抄报、扎染、剪纸、编织、版画、书法等多种艺术形式,让学生在创作中感受非遗魅力,传承文化根脉。本次展览的作品来源既有科技文化艺术节的众多获奖佳作,也汇聚了编织社、彩铅社、书法社、剪纸选修课及钢笔绘画选修课学生的精心创作,共同构建起多元的学生美育展示平台。值得一提的是,本次展览海报和打卡牌的图案设计元素均来源于学生作品,充分体现宜春中学始终以学生为主体,在培养学生主人翁精神的同时,充分锻炼其创新思维及设计制作能力,有效提升艺术审美水平,增强学生自信心。
宜春中学正构建“三位一体”的美育融合体系,包含线下实体展览体验、线上虚拟展览、课程教学融入三个维度。宜春中学以这场美术作品展为窗口,让非遗文化在校园中焕发新的生命力,推动学校美术教育从传统教学向多元化、实践化方向改革。
高二39班 彭媛媛:文化艺术始终是萦绕在中华民族心灵上的慰藉。在如今倡导以文化为交往纽带、以文育人、以文化人的时代,画作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艺术色彩。在参观美术馆提供的画作时,我深刻感受到中华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——不论是新春题材、庆丰收题材,还是展现五十六个民族团结一心的作品,都生动反映了中国人民积极向上、充满生机的精神面貌。学生绘制的“非物质文化遗产”主题手抄报,更让我享受了一场视觉盛宴,体会到“浓墨重彩”的艺术魅力。此外,剪纸、书法、编织、版画等作品也各具特色,令人目不暇接。在我看来,这次艺术文化展览真正让我校“尚美楼”实至名归,每一处细节都凝聚着师生们的用心与重视。这是一场独一无二、难以复制的文化体验。
高二39班 郭欣娜:今天参观了学校的尚美楼,十分震撼!不仅是对同学们的作品感到震撼,更感受到美术老师们的用心。刚进去时就注意到了外面的打卡墙,等全部浏览完作品后,才发现打卡墙上竟集合了同学们作品中的各种元素。当时我就在心里感叹:好用心啊!进入美术馆内,看到不同时代的年画,让我感受到时代的变迁。而馆外展示的工艺品、书法、绘画等作品,则让我体会到同学们独特的艺术魅力。
高二39班 彭晓婷:今天有幸与同学、老师共同参观这场精心筹备的美术展。精心的布置让平凡的走廊焕发出艺术的生命力,我们在一幅幅作品中真切感受到艺术的灵动与生机。在讲解员的细致解说下,我仿佛穿越到社会主义建设时期,深切体会到那个时代人们向上、向善、向美的精神追求。在众多精美的学生作品中,那把镶满鲜花的羽毛球作品令我印象最为深刻。这件作品不仅为竞技体育增添了一份独特的艺术美感,更生动诠释了艺术与体育的完美融合。这场开放的艺术展,让人联想到十五世纪佛罗伦萨匠人打破行会壁垒、分享透视画法的创新精神,正是这样的开放与交流,推动着艺术事业不断向前发展。
高二11班 谢雅雯:今天参观宜春中学美术展时,琳琅满目的精美手抄报瞬间吸引了我的目光。最让我惊喜的是,我们小组创作的手抄报竟然也入选了展览——这份意外的肯定让我格外欣喜!同学们的编织作品工艺细腻,令人赞叹;美术馆里的年画则以鲜活的笔触,展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。这场美术展不仅是一次视觉的盛宴,更是一堂学习与传承传统文化的生动实践课。
学生绘画作品
2026届高二 6 班李晓欣《醒狮》
2026届高二 16 班姚雅馨《笔尖下的非遗》
2026届高二 21 班何蓓之《千年非遗窑火相传》
2026届高二 33 班彭丽莎《傩·承颜》
学生手抄报作品
2026届高二 2 班易桐
2026届高二 5 班彭可欣小组
2026届高二 29 班王凯韵
2026届高二 38 班彭雨希小组
2027届高一 44 班李宇晨、廖立佳